中盐昆山有限公司

中盐昆山新闻
中国化工报:中盐昆山联合创新发展硕果累累
        6月13日,“公司联合创新发展成果”登上行业主流媒体——《中国化工报》。文章《中盐昆山联合创新发展硕果累累》对公司院士工作站、“三段外冷碳化塔设计开发及应用”项目、“干铵尾气环保治理”等创新发展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现出公司强劲的发展动力。
      《中国化工报》是面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以产经类新闻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日报,全方位报道中国化学工业重大新闻、国家产业经济政策、投资热点项目、最新化工科技成果、市场动态和价格信息等内容,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此次登报,表明了公司创新发展得到了行业主流媒体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公司的行业影响力,中盐昆山也将持之以恒做好安全环保、技术革新、工艺优化、精益管理等工作,为建设优秀化工企业、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具体如下↓)

中国化工报

中盐昆山,化工

中盐昆山联合创新发展硕果累累
        近日,从中盐昆山有限公司传出消息,1~5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67.48%,超额完成中盐集团下达1.04亿全年利润指标,实现净利润同比上涨1360%。新冠肺炎疫情当下,该公司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主要源于持续技术创新、安全稳定运行、把握市场机会的结果。
       中盐昆山通过与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聘用院士、引进人才等方式,构建新型合作创新平台——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创建纯碱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并实施了一批技术领先、安全环保、低碳节能的项目,在中国纯碱行业具有示范与引领作用。
在迁建完成年产60万吨纯碱项目后,该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显著。中盐昆山与中国工程院周光耀院士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其合作的“三段外冷碳化塔设计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9~2020年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干铵尾气环保治理”项目在中国纯碱行业首次研发并实施,开启了企业、高校、设计院联合技术研发的新模式。
       2016年,该公司采用轻灰粉体流冷却器技术,开发出轻灰产品冷却新工艺,冷却轻灰能力达37.5吨/时。该工艺解决了纯碱行业传统的轻灰产品冷却方法所伴随的传热效率低、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维护费用大、粉尘污染等难题,可将联碱装置轻灰煅烧炉180℃的出料轻灰冷却到70℃,既满足冷却轻灰的要求,又能节电并减少碱粉外排,达到节能减排和优化生产的目的。
       2020年1月,中盐昆山生产运行的三段外冷碳化塔(10#塔),联碱法单塔能力可达300吨/日以上。该技术由周光耀院士、中盐昆山、中国纯碱工业协会联合开发,也是在周光耀院士指导下,中盐昆山在纯碱碳化系统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他们通过改进常规外冷碳化塔的冷却结构,使碳化取出液中碳酸氢钠颗粒质量最好,实现“碳化取出液直接离心机分离”的创新性技术目标。该碳化塔全部采用高效筛板塔板,塔吸收效率高,在塔生产强度达到1吨/立方米/日的情况下,制碱塔尾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低于5%。
       此外,该公司的“干铵尾气环保治理”项目采用水洗与酸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纯碱行业的废气处理难题。该项目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联碱界区排放尾气中的氨浓度,排放尾气含氨量小于100ppm,远低于现行国标规定值。
截至目前,中盐昆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有10多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中国无机化工学会技术创新奖等。此外,该公司还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纯碱行业能耗领跑者标杆企业”。  (彭 艳)
       中盐昆山纯碱厂家注册资金35000万元。汇聚经验丰富的高学历人才班底,引进丹麦、德国等国内外品牌高精设备。公司主要生产工业纯碱、农用氯化铵、工业氯化铵、合成氨等化工产品。依托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自建码头水陆联运和配套的物流公司,物流服务(海运,水运,陆运,海陆联运),实行一票制送到价, 一站式门对门服务,厂家直销,央企背景,供货能力有保障。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炎炎夏日长 公司送清凉 公司开展“夏送清凉暖人心”活动

下一条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公司开展安全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